华图教育-第一公务员考试网

0532-86071558 青岛分校
资料五: 树立新的发展观从领导干部开始
 
  改革开放如何搞、走什么路的问题,是较长时间以来直接影响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大问题, 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长时间以来,在单纯GDP主义的误导下,我们的改革开放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也产 生了一些不可轻视的问题,这些问题严重背离了社会综合协调发展的价值和目标。如果不能 很好地解决这些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不仅会挫伤社会公众改革开放的热情,也会影响改 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温家宝总理集中表述的科学发展观,明确了改革开放为什么的问题,明 确了改革开放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和实现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统一起来的指导思 想。应当说,这是具有重要的观念更新、正本清源的意义,是改革开放历程中的重要标志。
 
  现在的问题是:在重大的观念更新形成以后,干部,尤其是“一把手”必须积极更新观点 , 主动改变已经习惯了的单纯GDP思维,而代之以更科学、更全面、更客观的心态和意识投身 改革开放事业。同时,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不仅自己要成为观念转变的表 率,而且要积极推广和灌输新观念,宣传、贯彻新观念,为科学发展观争取更加广泛的社会 政治支持、准备好扎实可靠的社会基础。在这方面,各级主要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 任重道远。
 
  我们知道,一个官员,尤其是高级官员在转变观念、落实新发展观中的作用是十分巨大 的。因为他们在公共事务的决策和执行中,必然要贯穿一种施政理念,不同的理念所造成的 结果也必然不同。如果他们首先能够把科学的发展观贯穿工作之始终,就可以在重大事务上 实现更大范围内的“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发展。相反,如果他们不能做到,像王怀忠那 样为了私利大搞“政绩工程”,到头来造成的损失也将是巨大的。
 
  不难看出,新发展观的确立、落实,还有一段艰苦的路要走,还要经受必需的考 验,但新发展观所确立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将会给新发展观带来强大的政治支持,“以 人为本”的新发展观必然会得到广大社会公众真心实意的拥护。事实上,凡是能够给最大多 数人带来最大福利的观念、思想、政策,一定能够得到真正的实现。这是新发展观必将取代 旧观念的根本原因所在。
 
资料七: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国家环保总局局长解振华2005年1月25日在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全面落实科学 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坚持环境保护基本国策,大力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积极倡导生态文明 ,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探索建立环保长效机制,坚持依法行政,严格执法, 努力完成“十五”各项环保任务,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解振华说,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环境与发展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 工业化过程中,造纸、电力、冶金等重污染行业将继续发展,控制污染和生态破坏的难度加 大;在城市化过程中,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大量的垃圾与污水不能得到安全处置, 地表植被受到破坏;在农业现代化过程中,化肥农药的使用和养殖业的发展将使耕地污染、 持久性有机污染物防治任务更为艰巨,威胁农产品安全;在社会消费转型中,电子电器废物 、机动车尾气、有害建筑材料和室内装饰不当等各类新污染呈迅速上升趋势;以煤为主的能 源结构长期存在,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治理任务将更加艰巨;转基因产品、新 化学物质等新技术、新产品将对环境和健康带来更多潜在风险。环境保护工作面临着更大压 力。
 
  解振华强调,2005年是实现“十五”环保目标、筹划“十一五”环保大计的关键一年 ,要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要筹备好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将确定今后5~10年环境保护的 指导思想、目标、任务、重要方针政策和措施。要抓住机遇,坚持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并重 ,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循环经济,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倡导生态文明; 突出重点,解决威胁群众健康、制约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影响环境质量改善的突出环境问题 。
 
  二是要认真编制“十一五”环保规划。将转变发展方式作为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明 确各级政府环境保护的责任和目标。东部地区要按照率先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确定 “十一五”环保任务;中西部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按照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强化环境与经济 协调发展的措施;西部地区突出生态环境保护。
 
  三是要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循环经济主要体现在干部政绩考核、政策法规、规划计划、 标准指标、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审计、清洁生产、绿色消费等各个方面。要在重点流域、重 点城市、重点行业率先推进循环经济,使循环经济成为各地发展经济、削减污染物排放总量 、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
 
  四是要做好污染防治工作。逐项落实重点地区污染防治“十五”计划,督促治理项目 的开工和建设,定期进行调度、公告,通过实行污染治理市场化,实施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 排污许可证管理,建立长效机制,力争完成“十五”污染防治的各项任务。加强南水北调和 东、中线水污染防治监督检查,做好三峡库区环境功能区划和总量控制工作。
 
  五是要深化生态保护工作。要以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为中心,强化依法监督管理。制定 《全国生态保护规划》,完成《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启 动“农村小康环保行动计划”。
 
  六是要做好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放射源安全管理,强化核设施安全审 评和监督。开展铀矿冶安全专项监督检查和电磁辐射污染源申报登记试点工作。
 
  七是要严格规划和新建项目环境管理。重点抓好规划环评和重大项目环评,促进生产 力合理布局和经济结构调整;对未按规定履行环评报批手续、未批先建的项目,一律责令停 止建设,依法处罚;审批重大项目和环境敏感项目时,要通过听证会等形式充分听取公众意 见;严格环评队伍监管,积极稳妥地推进环评市场化改革。
 
  八是要继续严肃查处环境违法行为。要充分利用环境执法手段,推进主要污染行业产 业结构调整,加强环境保护行政监察和责任追究,重点解决群众反应强烈、影响社会稳定的 环境问题。
 
  九是要健全法规、标准和政策。要加强环境管理制度创新,重点解决违法成本低、守 法成本高的问题,促进企业污染治理成本内部化;规范环境处罚制度,实行环境听证,保证 处罚的公平、公正;研究制定促进可持续消费,促进资源节约、保护环境的政策制度和标准 。
 
  十是要推进国家环境合作。通过履约引进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结构调整 ,促进环境质量改善。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
分享到:
华图教育客户端iPhone版

更多关于 学员资料 的内容:

更多关于 申论热点 的内容:

经典图书

  • 名师模块教材
  • 面试教材系列
  • 国考新大纲系列
  • 青岛省考教材
  • 华图教你赢系列

历年真题

招生简章

图书教材

问知

论坛热点

申论批改

2012国考申论真题( 省部级)
中共中央政治局2008年2月23日
我要参与已有3242人参与

模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