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重点培训500万职业农民解决"谁种地"
2012-02-21 16:16 青岛公务员考试网 http://qingdao.huatu.com/ 作者:华图教育 来源:华图教育一、政府背景
新华社2月1日受权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农业科技成为关键词。这是新世纪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九个中央一号文件。文件指出,实现农业持续稳定发展、长期确保农产品有效供给,根本出路在科技。必须紧紧抓住世界科技革命方兴未艾的历史机遇,坚持科教兴农战略,把农业科技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下决心突破体制机制障碍,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推动农业科技跨越发展,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注入强劲动力。文件确定,持续加大财政用于“三农”的支出,持续加大国家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农村的投入,持续加大农业科技投入,确保增量和比例均有提高。发挥政府在农业科技投入中的主导作用,保证财政农业科技投入增幅明显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增幅,逐步提高农业研发投入占农业增加值的比重,建立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社会背景
农民不愿种地已成当前我国面临的一个大问题。近日,农业部提出今年将重点培训500万职业农民,逐渐解决“将来谁种地”这一问题。
但大批量培训职业农民的政策,能否从根本上挽救当前“农民断层”的难题?
(1)种田少了接班人
城市化像个黑洞,吸走农村的年轻人。随着青年弃乡投城,留在村里的农民日渐衰老,种田面临没人接班的境况。
“儿女们不愿意回来种田,说不定我们成了‘末代农民’。”前不久,在农业部组织开展的“百乡万户调查”活动中,就有农民发出这样的担忧。
在这种情况下,将来谁来种田?农业部发展计划司副巡视员张辉坦言,这个问题确实越来越突出。
“好在现在种田不需要长时间守在田边,七八十岁农民也可种田。”湖南衡阳三农问题研究者、前水利水电局局长刘放生认为,农业已成为产前产后“两头在外”的产业,种子、肥料、农药、农田翻耕、收割、灌溉(小型以上灌区)等环节依靠花钱购买,产品大部分外销。“除了育苗、移栽、日常管护等由农户自理外,其余的产前、产后环节,一手拿电话、一手拿钱,就有人上门服务。”
但是,用资本替代劳力,机械替代人力畜力,却又出现另一个问题——农资上涨,尤其是粮价长时间停滞不前进一步削弱农民种田的意愿。尽管国家早已取消农业税、并且每年给农田实现一定的粮食补贴政策,但是农资价格上涨的速度和幅度远大于惠农补贴,种粮无利可图甚至存有风险时,导致抛荒成为不少农民的选择。
“现在种田属于没什么事的人才去做”,大畈村村民金林一句话很平实地道出了农民的心态:由于种粮收入低、种田风险高,一些过去视土地如命根的老农,如今视土地为鸡肋。
(2)“能进城的都进了城”
张金有一门木匠手艺,如果在县城建筑工地找份工作,最高一天可赚到150元。他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就算是在一个县城的工厂里打工,一个月也能拿到一千来块钱,一年随便也能赚万把多块钱。但是,像我们种棉花这类的经济作物,夫妻两个人种10亩田才能赚到一万七八千块钱,吃的苦完全不一样,而且还要赶上好年景。”
在大畈张村,真正从事农业生产大多都是50岁以上的农民,“40多岁的农民即使呆在家里种田的也少,大多还是在外有些副业的。”老村长张友笔介绍。
“能进城的都进了城里。”刘放生感慨到,从2004年开始,他对衡阳县石市乡53个村进行调查,当时全乡52784人,其中 15-45岁年龄段的青壮劳力26000余人,身体正常的(不包括在校、当兵和在本乡的公职人员)、仍在农村居住和间隙进行农业生产的,不足2000人,其中从事全职种养的劳力几乎没有,多是在附近集镇经商、运输、技艺为主,农忙季节兼营农业。
“目前,全乡青壮劳力还有所减少,该乡双河村560多人,已进城就业和居住的人口达430余人,从事农业田间劳作的仅50人左右,全是50岁以上的,平均年龄64岁,年龄大的80多岁,其中平均65岁以上的占50%以上。”
刘放生介绍,这些50岁以上的种田人,分为以下几种情形:一是在本地城乡就业者,农忙时回乡兼营耕作,占20%。二是留在乡下带有孙子女的“蹒跚老人”,占60%。三是少数外出无门的准老年人,约占10%。四是一些回乡建房或短期照顾病痛的在村老年人,顺便耕种,占5%。五是一些在城镇公共部门就业的“半边户”,退休后回到生养之地,经营田园,养老归山,占5%。“近年回流的农民工中,45岁以下的,在村居住一年以上的几乎没有。”
(3)500万职业农民培训计划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2012年2月6日上午召开发布会,围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介绍有关情况。农业部科技教育司白金明司长、杨雄年副司长出席发布会并介绍全国农业科技促进年有关活动的情况。针对中国农村劳动力流失及务农人员老龄化等问题,农业部官员白金明表示,今年将重点培训500万职业农民,逐渐解决“将来谁种地”这一问题。
白金明称,加快农业人才培育尤其是农村实用人才培养有新突破。重点是加强农业科研优秀人才及创新团队建设,加快培养农技推广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着力解决“将来谁种地”的问题。对20万基层农技人员开展知识更新培训,重点培训500万职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人员和科技示范户,开展实用技术普及性培训1亿人次,提高农民的科学种养水平。
此外,白金明还在该新闻发布会上宣布,从今天起,农业部正式向全国发布了160个农业主导品种和100项主推技术。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