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青岛能源所暨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人才需求
2011-09-06 08:39 青岛公务员考试网 http://qingdao.huatu.com/ 作者:青岛华图 来源:未知【导读】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所暨能源科学与技术中心2011年人才需求信息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成 立于2006年,是目前国内在生物能源与生物过程领域唯一系统布局的国家级科研机构。建设5年来,研究所已经初具规模,承担各级项目300余项,一批科研 成果取得重大进展,并且在人才队伍、条件平台、基本建设和体制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5月,中国科学院与青岛市决定在原有研究所的基础上开 展研究所二期建设,即共建“中国科学院青岛能源科学与技术研究中心”。
中心将以知识创新和高技术创新为主线, 从事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工程技术研究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研究,聚焦生物能源、生物基材料、能源应用技术等3大研究领域;按照“一流的成果、一流的效 益、一流的管理、一流的人才”标准,经过5年左右时间的建设与发展,中心将建设成为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的引领我国先进生物能源科技、先进生物基材料科技、 先进能源应用科技的自主创新研发平台。
由于科研发展需要,该所(中心)现向海外诚聘高层次人才(“千人计划”长短期项目、青年千人计划、中科院“百人计划”及学术骨干相关人选),具体通知如下:
一、需求专业
生物化学、微生物学、酶学、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化工、蛋白质工程、代谢工程、生物工程、化学工程、环境工程、发酵工程、光学、器件物理、凝聚态物理、材料学、有机化学、高分子化学等。
二、应聘条件(需同时满足)
1.具有博士学位,且满足以下条件之一:
(1)在海外高校/科研机构/公司获得助理教授及以上职位或其他相应职位;
(2)海外知名高校博士毕业或具有海外博士后经历,从事科研与技术工作三年以上。
2.独立主持过相关课题(项目)研究工作。
3.身体健康,年龄在40周岁以下;特别优秀者年龄可放宽至45周岁。
三、应聘流程
联系人:张瑞东、苏华;
电 话:0086-532-80662788;0086-532-80662786。
四、招聘方向及专业
1、生物能源研究领域
生物能源领域研究内容:大力研究开发优质生 物资源新品种、高效经济环保的生物能源转化关键技术以及优质生物能源新产品,构建以工业生物技术为主体的可持续生物能源技术体系,突破生物能源产业规模化 发展的瓶颈制约,支撑国家生物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期重点部署能源生物资源开发、生物催化与转化技术、先进生物燃料技术等三大重要研究方向。
招聘方向
|
专业领域
|
应聘要求
|
酶工程及蓝细菌代谢工程
|
酶学
生物化学
微生物学
代谢工程
|
1、具有开展酶的结构功能关系、酶的基因工程改造与酶制剂的规模化制备等方面的研究经历,具体包括具有工业化应用前景的关键酶催化剂的高效表达、催化机理、分子结构、定向进化与工业应用等方面的研究;
2、具有开展蓝细菌分子生物学、代谢工程等方面的研究经历。
|
发酵工程
|
发酵工程
生物化工
微生物学
|
1、具有针对精细化学品、大宗化学品或生物燃料等产品开展发酵菌株选育、发酵工艺优化、发酵过程控制、发酵产品提纯分离与生物反应器设计等方面的研究经历;
2、具有大规模发酵中试或生产经验者优先。
|
功能基因组
|
精密仪器
生物工程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分子遗传学
生物信息学
系统生物学
合成生物学
|
1、从事分子生物学、遗传学、基因工程等相关研究;有在微生物中成功进行基因敲除经验。从事厌氧菌与微藻研究者优先考虑;
2、从事微生物发酵工程、微藻生理学、微藻生态学等。能熟练掌握各类进口或者国产发酵罐、光生物反应器的使用和维护;
3、从事系统生物学、合成生物学、计算生物学、生物信息学、高通量DNA测序等实验或计算方法开发,有一定博士后研究或者工作经历优先;
4、从事精密仪器开发、生物工程等研究至少1年以上。
|
能源微藻资源
|
生物化工
化学工程
环境工程
微藻生物技术
|
1、 具有微藻生物能源研究全过程项目负责与管理、特别具有化工或生工相关大规模工程化实施研究开发经验;
2、 在微藻生物学及其规模培养、油脂加工、生化分离技术与设备研制、生物柴油制备、废水生物处理等方面有较强的研究基础;
3、 具有良好的微藻培养光生物反应系统研发与设计的经验和经历,较强的微藻大规模培养及工艺研究经验;
4、在生化过程中试规模以上的工艺设计、过程优化与集成有较强的研发经验和能力。
|
微生物资源
|
酶学
微生物学
分子生物学
|
1、具有厌氧微生物的研究经历,具体包括菌株筛选、改造、关键酶纯化表征等;
2、具有工业微生物适应性改造研究经历,尤其是工业菌株的选育、关键功能元件/模块构建、高通量筛选鉴定等方面的研究经历。
|
代谢物组学
|
酶学
分子生物学
蛋白质工程
|
1、具有从头设计及构建非模式物种遗传改造系统经验,尤其是具质粒复制元件及启动子优化、基于二类内含子基因敲除以及厌氧微生物操作经验者优先考虑;
2、具有微生物基因组信息分析、代谢流分析、代谢工程菌构建等方面的研究经历;
3、具有蛋白质定向进化及理性设计研究经历,或具有蛋白质结构及酶学分析研究经验。
|
生物制氢与沼气
|
生物工程
环境工程
化学工程
|
1、 在环境工程或厌氧发酵工艺开发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熟悉环境有机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
2、 在废水、废弃物厌氧处理方面有一定的研究成果,或具有化工工艺设计经验,具有独立争取与组织项目的能力,有环境工程设计、实施经验者优先。
|
能源植物资源
|
光合作用
生物化学
生物信息学
植物分子生物学
植物分子遗传学
多糖化学(多糖组成与结构分析)
|
1、在植物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或光合作用或生物信息学等相关专业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熟练掌握和运用常见的生物化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或开发和运用生物信息学相关软件;
2、在纤维生物质多糖组成与结构分析等相关专业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熟练掌握和运用常见的生物化学技术;
3、主要研究内容:(1)高光效能源植物(或微藻)的培育;(2)可高效转化的纤维生物质的分子设计与创制。
|
生物传感器
|
分析化学
生物化学
药物化学
生物医学
微生物学
|
1、有从事生物芯片(基因芯片、蛋白质芯片、糖芯片)的实际研究经历,熟悉生物芯片系统,并能解析生物芯片数据,1-2年博士后研究或者工作经历者;
2、具有1-2年从事生物燃料电池、生物电子器件、生物纳米材料的可控自组装等某一相关领域博士后研究或者工作经历者;
3、具备下列有关研究经验者优先:(1) 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等专业研究背景;(2).有培养细菌,噬菌体等微生物的经验;(3) 有蛋白质制备和纯化方面的经验。
|
2、生物基材料研究领域
生物基材料领域研究内容:以可再生的非粮生 物质资源为原料,开展生物基材料及化学品的合成机理及转化关键技术、优质生物基材料创制、技术集成和系统装备示范研究,构建以生物技术和绿色化学技术为主 体的经济高效可持续的生物基材料技术体系,支撑国家和地方生物基材料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期重点部署生物基化学品、生物基材料、仿生与功能有机材料等三 大重要研究方向。
招聘方向
|
专业领域
|
应聘要求
|
生物基化学品
|
生物化工
微生物学
有机化学
催化化学
分子生物学
|
1、独立主持过一项以上课题项目,并带领项目组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2、曾在国内外重要刊物上发表水平较高的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或专著并被同行认可或引用。
|
储氢及新型纳孔材料
|
化学工程
|
在多孔材料制备和应用方面,特别是气体储存和分离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尤其是新型纳孔材料在氢氘分离中的应用;具有生物燃料、氢气、石油、天然气研究背景者优先。
|
生物基高分子材料
|
高分子
有机化学
|
有较好的SCI收录的英文期刊论文发表经验,熟悉高分子或有机合成过程,有下列研究经验者优先:1)高分子阴离子聚合;2)有机合成;3)熟悉高分子的常用表征手段,包括常用波谱表征,STM等。
|
先进功能有机材料
|
光学
材料学
器件物理
有机化学
高分子化学
凝聚态物理
|
1、通过各种化学、物理或生物方法,开展有机半导体功能材料的制备与性质研究。近期重点开展有机光电、电光材料设计与合成,器件制备、性能测试和机理研究,探索有机半导体功能材料在能源、生物医学等方面的应用;
2、在有机光电材料器件制备、表征、机理研究方面有较好的成果和一定的造诣。能不断地开发新的应用,设计新的器件结构。能熟练搭建光学实验平台,与器件物理相结合,开展多种应用研究;
3、熟悉材料的合成、表征和开发应用者及从事过有机光电材料研究者优先。
|
3、能源应用技术研究领域
能源应用技术领域研究内容:发展经济高效的 低碳转化技术和先进的储能与仿生能源技术,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能源装备与系统,推进低品位含碳资源处置与利用技术的实用化进程,形成以低碳转化技术和 系统集成技术为主体的可持续能源应用技术体系,支撑国家和地方新能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近期重点部署低碳转化技术、仿生能源与储能技术、先进装备与系统 等三大重要研究方向。
招聘方向
|
专业领域
|
应聘要求
|
热化学转化
|
化学
化学工程
能源化工
|
1、 生物质气化合成动力燃料新工艺;
2、 生物质气化与燃料电池整合发电;
3、生物质固体颗粒成型技术;
4、在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催化反应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熟悉常见高压釜式及连续反应器的原理及使用,有下列研究经验者优先:1)合成气催化转化基础;2)分子筛及负载催化剂制备;3)釜式及连续反应器的设计、操作及使用等。
|
仿生能源系统
|
化学
材料学
|
1、锂电池材料(和电解质材料),有正极材料研发的优先;
2、熟悉高性能碳材料的制备和表征;有储能电池行业开发经验者优先。
|
绿色化学催化
|
化学
化学工程
|
在酸碱、氧化还原等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催化反应方面有一定的研究基础,熟悉常见高压釜式及连续反应器的原理及使用,具有独立承担科研项目的能力;有从事高压加氢催化剂研制及加氢反应工艺研究经历的优先。
|
多相催化转化
|
化学
化学工程
|
重点大学博士学历,有SCI收录的英文期刊论文发表的经验。在催化反应机理,反应动力学,催化剂活性中心结构和活性中间体方向有一定的基础。有下列研究经 验者优先:1)各种多相催化反应器的原理及使用; 2)理解催化反应的基本原理并用于所研究的反应体系;3)应用微观反应动力学研究催化循环和反应进程。4)具有独立争取与组织项目的能力。
|
热能工程
|
燃烧
热能工程
|
在热能工程方面有较高的研究基础,在流体力学、传热学、热力学和燃烧学等领域有研究成果。
|
节能技术
|
热能工程
化学工程
|
针对化工、能源等高污染行业,研究高效的清洁开发、清洁转化和清洁利用技术,制定清洁过程规范。近期重点研究CO2捕集、封存与再利用新技术;工业废渣与废水的深度处置与循环利用技术等。
|
储能技术
|
材料学
热能工程
化学工程
|
针对建筑行业与高能耗的工业,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节能材料、技术与装备,建立节能技术与产品标准体系。近期重点研究高效节能建筑材料、太阳能建筑一体化技术;LED照明与显示技术;工业锅炉、窑炉等工业装备节能新技术;工业余热余压利用新技术等。
|
非碳能源
|
热能工程
化学工程
|
针对热、电、冷等能流物质的高密度大容量储存难题,发展先进廉价的蓄电、蓄热和蓄冷的材料、技术和产品。近期重点开展大容量高密度动力电池技术、高密度储氢技术、相变蓄热蓄冷技术等的研究工作。
|
清洁过程
|
热能工程
化学工程
|
重点针对太阳能和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先进的太阳能利用新技术与产品、风力发电新技术与成套装备等。近期重点研究大规模太阳能热发电技术、太阳能制氢技术、低速风电技术与装备、海岛风力发电技术等。
|
新型太阳能电池
|
材料学
物理学
热能工程
仿生技术
|
围绕提高太阳能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等关键瓶颈问题,开发新型太阳能电池和各类太阳能电池的关键生产设备;模拟自然界中高效光合生命体系的太阳能利用过程,研究开发新型、高效的仿生太阳能电池。
|
更多内容请继续关注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 公务员考试 公务员考试网 公务员考试培训课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