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6-26 15:36:19 山东公务员考试人事网 ○加微信领资料 ○华图在线app 文章来源:青岛华图教育
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提供以下信息:2016年时政热点:“天价高考志愿咨询”真的靠谱吗?, 更多公考资讯请关注山东华图(sdhuatu)微信公众号, 招考答疑及资料领取请点击联系【在线客服】。
高考之后,考生和家长面临志愿填报“大考”。从去年我国全面实行平行志愿录取投档后,许多考生和家长对填报哪所大学、哪个专业更加“拿不准”了。在这种背景下,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调查显示,机构所谓的“报考大数据库”并无真正的大数据支持。(据6月12日《京华时报》)
今年是北京实行考后知分填志愿的第一年,诸多考试新政愁煞了陪同赶考的父母们。记者近日走访多家在京高考志愿咨询机构,发现今年报名咨询者较以往更火爆,即使机构要价5万,家长们仍趋之若鹜,甚至“一位难求”。(据《北京青年报》6月7日报道)
@新快报何勇海:在考生及家长越来越需要高考志愿咨询服务之时,公益性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却在不少地方有所缺位,甚至严重缺位,不能满足考生及家长的咨询需求。一些中学考前忙于复习,像打仗一样紧张;考后对于志愿填报服务却关注不够,似乎提升成绩是学校的事,填报志愿只是考生与家长的事。即使有学校组织志愿填报咨询活动,仍是开大会式的讲讲流程,讲讲平行志愿、征集志愿、录取批次、调档比例等关键性的名词。对考生有用的指导信息非常有限。不少教育部门也只是启动高考志愿填报网上咨询平台,便捷倒是便捷,但考生同样难以收获想要的咨询结果。
如此一来,考生及家长不追捧商业性高考志愿咨询服务才是怪事。要消除天价高考志愿咨询对考生“趁火打劫”,甚至对考生产生误导,公益服务显然不能缺位。公益性服务不应仅限于办一两场大型讲座或咨询会,不应一味搬到网上,还要实现精准化、常态化——在学校或教育部门设置咨询窗口,实现一对一咨询与指点迷津;还应及时发布正规权威的高校招生大数据,以消除考生在志愿填报时的信息不对称。据报道,高校公开招生的大数据往往到了高考填志愿时,上一年的数据才姗姗来迟,且有的数据并不准确。恐怕无助于考生及家长理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
@大河网余明辉:客观而言,填报高考志愿的确是个技术活,它需要准确而详实的数据支撑。因此,提供相关的收费指导,合情合理。但是“天价高考志愿咨询”的出现,会对考生及家长形成误导,损害考生的权益,必须及时治理。
溯根求源,才能找准症结。遏制高考志愿咨询服务的“天价”行为,必须反思“天价”是如何炼成的。首先,这是长期“包办教育”的一种必然。应试教育依然根深蒂固,再加上家长的过度溺爱,学生“自理自立”课严重缺失。长期畸形的孩子成才观和教育实践,给“天价志愿咨询”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其次,是对大数据的盲目崇拜。其实,很多人并不十分清楚,也不去仔细分析和研究,只是简单地认为,凡是大数据都是先进、可靠和可信的。有这种心理作祟,挂着大数据的志愿填报咨询,不愁用户。第三,相关高校招生信息的缺失和滞后,逼迫家长不得不花钱咨询。尽管教育部一直明确要求高校公开招生数据,但实际上往往到了高考填志愿时,上一年的数据才姗姗来迟。因此,即便明知所谓的专业代报高考志愿机构不靠谱,家长也往往会无奈地花钱买安慰。
治理“天价高考志愿咨询”,必须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摒弃“包办教育”,加快推进素质教育,普及大数据知识,最大限度公开招生信息。这些“功课”补到位了,“天价高考志愿咨询”自然就没有了市场。
@青年时报:客观而言,时下填报高考志愿的确是个技术活,它需要准确而翔实的数据支撑,一定程度上需要有研究的人或机构通过对数据的挖掘、分析和研判,来掌握和满足考生和家长最精准的需求。为此有关机构收取一定费用,也在理解范围,收费上万、“一位难求”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应该引起反思。“天价高考志愿咨询”服务现象到底是怎样炼成的呢?“天价高考志愿咨询”,无疑是我们目前素质教育推广仍不够深入、执行面仍不够纵深、高招信息不透明等的多个侧面体现。
因此,面对“天价高考志愿咨询”,我们不应有太多的抱怨,也不要试图采取其他治标不治本的手段来遏制,而是从教育体制改革入手,有效改变教育评价机制,全面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彻底改变相关方面根深蒂固的“包办教育”思维和实践。同时普及大数据知识,加快和透明高校招生信息等。有一天,这些“功课”补到位了,“天价高考志愿咨询”也就降温乃至消失。
@海口网谢松波:一张薄薄的高考志愿表,承载着一个沉甸甸的大学梦,以及十几载寒窗苦读后的“收成”。在志愿填报的选择背后,也负荷着各种社会竞争和风险,不管是选专业,还是选学校,对考生和家长来讲都是一种考验。在此语境下,“一对一”的咨询确有诱惑力,首先它能够满足一种需求和安全感。但在“技术依赖症”越来越多的今天,大数据未必就是填报志愿的灵丹妙药。因为在考生依靠大数据填报志愿时,会改变数据原来的状况,而且考生的搜索数据未必是最终要报考的答案,这些都会给考生带来新的风险。
高考志愿咨询服务之所以火爆,是由其市场需求决定的。这也反映出我们在公益性志愿咨询方面的缺位,既然考生和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对选择学校和专业比较迷茫,教育部门完全可以组织相关专家进行讲座和咨询,这也能降低一些天价咨询机构“趁火打劫”。
@张家界在线子木:高考一结束,志愿咨询机构就开始广泛宣传,大多数家长都有“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希望,而天价的资本正好迎合了家长和考生的心里和需求。“资深咨询师”、“大数据分析”、“一对一”咨询于是应运而生,但是“天价咨询费”真的能起到良好效果吗?其实,填报高考志愿最重要的就是“回归自己”。
选择适合自身的高校和专业才是理想的志愿。考生要根据未来打算从事的工作,自身性格,兴趣爱好,能力优势等因素,选择自己的专业,根据自己的分数,回归本真选择院校,不能盲目的追求名校,热门专业。当你锁定好专业和院校后,就可以利用所谓的“大数据”了,即师资教育环境,经济状况、文化氛围、科研水平等多重因素,每所高校所录取的分数不同,要重点调查一下所报考院校的历年分数线。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华图解析:高考结束,又到了填志愿的时候。选择一个什么样的学校,或者什么样的专业,对一个刚刚要开始自己大学生涯的学子来说,意义不言而喻,于是高考志愿咨询市场应运而生,“大数据帮你填报上好大学”之类的广告比比皆是,部分“一对一”咨询价格更是一路被炒至数万元的天价。
其实,咨询机构提供的高考志愿咨询服务,表面上看花样很多,甚至引入了大数据,但其核心还是要依靠老师经验,而且,就就目前而言,权威性的高考志愿大数据库并不存在,各家咨询机构所宣称的大数据,只是自己搜集整理的,缺乏明确的大数据分析方式。更何况,高考大数据反应的是过去,尚不能预测未来,考生如果参考大数据填报志愿,就会因考生的行为,改变数据的未来状况,导致大数据填报走向不可测。
况且,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根本没有考虑自己的兴趣和未来的职业发展,就盲目选择志愿,而进入大学之后,才发现自己对学校和专业不满意。由于对专业缺乏兴趣,一些学生就采取“混日子”的态度对待大学学习生活,所以,要改变这一现象,就需要考生自己结合自己的兴趣、实力,根据政策和规则进行理性的定位与选择。这就需要政府教育部门需加大信息公开的力度,同时在中学推进生涯规划教育,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教育机构形成“恶性竞争”,从而还家长和考生“一片净土”,让其理智报考,最终步入理想的“知识殿堂”。
贴心微信客服
山东华图微信公众号